![](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7月26日出版的西江日报,报道了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志愿者“黑哥”的事迹。在线君感触颇深,德庆在线网从2010年上线至今,已7个年头,我们的初衷从未改变,就是希望能为网友搭建一个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平台。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德庆民间公益事业越来越活跃,这里都有所有志愿者的努力和汗水。感谢你们!
“黑哥”当时是一名在外地工作的德庆青年,通过德庆在线网了解家乡,参与网站版主工作,并热衷和参与公益事业,并辞掉工作,回到家乡以公益事业为“职业”,服务家乡。
未来,我们愿意用心连接,为所有人服务家乡提供平台,因为我们相信,所有德庆人的梦想都是一样的,希望德庆越来越好!
公益服务已成为李华辉为之奋斗的事业。 西江日报记者 孙林颖 摄
李华辉,德庆县德城街道家庭服务中心主任,因多年来无私奉献,坚持帮扶困难群众,获评2017年第一季度肇庆市“助人为乐”身边好人。初见李华辉,黝黑的皮肤,不苟言笑,很难将他与志愿者联系在一起。然而1993年出生的他却已是做了近十年公益的资深志愿者。从业余志愿者到成为专业社工带领“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李华辉志愿服务的身影踏遍了德庆的每一个角落。
“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于2010年成立,最初只有十多个志愿者,李华辉当时更主要的是从事网站的管理工作。2012年,李华辉从“幕后”全面走向“台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在李华辉的引领下,五年多来,“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招募了教师、医生、公务员等各行各业463名志愿者,筹集社会爱心物资共约300多万元。2012年至今,“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联合热心商家、政府部门和NGO组织,举办过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上百场,踏遍德庆县的各个乡镇进行助学、助残、敬老、环保、扶贫、救助等活动。
2015年9月,李华辉辞去工作,正式成为德庆县德城街道一名专业社工。
由于公益组织的日益增多,李华辉团队捐出的衣物有时候会被帮扶对象“嫌弃”。“因为送衣物的人太多了,他们也会有所选择。那我们就要思考如何从其他方面帮助他们,如何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帮助更多的人。”在李华辉看来,困难群体的“嫌弃”并没有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反而让他们的志愿团队越来越专业。
“帮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是精神上的。”李华辉说,位于新圩镇的一个小村落,由于当时村里爆发过一场疾病而受到外界异样的眼光,村里的人就成了一个“小团体”,里面的人几乎足不出户。李华辉知道这个情况后,每个周末都会带领志愿者去村里和他们一起做饭。“他们有时候缺的并不是物质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自信去接触外界。”
“每个人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意识,这也是我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初衷。”不过,李华辉告诉记者,自己的志愿服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到家人的反对。
“做志愿者是需要时间的,往往会让你忽略了家人,他们会觉得你总是花时间在别人身上。”面对家人的反对,李华辉认真思考,决定从自身改变,对家人更加关心。久而久之,亲朋好友在李华辉的感染下也走上了志愿服务道路。
“这是对我的一种激励,希望我的团队能够更加专业,帮助到更多人。”谈到获评身边好人,李华辉如是说。
西江日报记者 孙林颖 特约记者 龙许 通讯员 李均阳
原标题:90后小伙热心公益获评“身边好人” 从业余到专业 志愿服务不停歇
广东省消防安全委员会授予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2016年度全省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集体
相关新闻:
肇庆都市报整版刊登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扶弱济困散发“城市温度”
图为肇庆都市报2014年12月5日,A6版整版刊登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的报道。
线上线下齐送温暖 它让公益走得更远
德庆在线公益服务队扶弱济困散发“城市温度”
肇庆都市报记者 范桂玲
他们自发组织、自行筹建、自愿帮人,在业余时间里尽心尽力,不计较名利得失,只为温暖德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活跃于德庆每一个有需要的角落,从“关注德庆事,关心德庆人”起步,让更多人了解德庆,并创建“德庆在线”论坛网络窗口,温暖万千网友。
他们,有一个普通的名字,名为在线公益服务队,今年注册更名为先锋公益服务中心。近日,记者走近在线公益服务队,了解他们从创建到发展壮大的过程。
创建
发网帖号召,七八个人创建
在德庆一些公益活动场所里,你会经常看到一群身穿印有飞翔的和平鸽和“在线公益”四字的蓝色马甲的身影穿梭其中。
说起“在线公益”的创办,“在线公益”服务队的成员都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什么都不懂,大家一起商量,从简单的开始做起。”该服务队的队长李烽华表示,2012年,“德庆在线”网发帖号召网民创建公益服务队。“当时德庆的公益团体较少,很多孩子因生活困难而辍学,很多家庭因有人患重疾而导致精神、经济压力过大,所以我们想出一分力来帮助他们。”李烽华说,“恰好当时德庆在线论坛发帖召集成立公益服务队,所以我就参与创建。”
同样,作为“德庆在线”网版主的张家褀也表示,“当时网站方想找人组织管理公益服务队,当时我其实什么也不懂,就想着多认识朋友,多锻炼自己,多为家乡公益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李烽华介绍,在线公益服务队是“德庆在线”网发起的一个由网友组成的公益团队。“当时我们考虑到团队与德庆在线网有密切关系,所以便将队名命名为在线公益服务队。”李烽华说,“今年6月份,由于‘在线’为网络词语,不能注册,所以队名注册更名为先锋公益服务中心。”
据悉,2012年,该公益服务队创建时成员仅有七八个人。两年过去,该团队成员已有100多名,且受到市文明办、妇联等单位的肯定,获赠市“公益行动先锋”、“肇庆市五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荣誉称号。在今年的首届“肇庆公益志愿服务季”,在线公益服务队3个项目入选小微公益资助项目,并将获得资助。
服务
助弱助学助残敬老
“相信公益的力量”,这是一众“在线公益”成员的期望和“精神食粮”。
据了解,在线公益服务队所涉及的服务范围包括大病救助、助学、助残、敬老、中小学生防火防盗安全教育等方面。
“2012年六一儿童节前,我们到德庆县启智示范学校与孩子欢度六一。”李烽华表示,这是在线公益服务队的第一次活动,通过玩游戏、派发小礼品,让智障儿童度过愉快的节日,同时让社会上更多人了解智障儿童。
“我对这次活动印象也比较深刻。”在线公益服务队队员、广西籍黄秋妍对记者说,“这个活动很成功,孩子们也很开心。”黄秋妍称,正是这次活动,让她感受到志愿者们奉献爱心的一面,“做公益的过程不仅是奉献爱,更是传播爱。”
据悉,在线公益服务队一般通过中秋、重阳等节日,向孤寡老人送温暖,并提供上门服务,为他们清扫房子、检查身体,及帮助他们完成小小心愿。
“除常规活动外,我们还开展‘书送希望,展翅飞翔’项目,帮助优秀的贫困大学生上学,目前已筹集到35000元,支助每名学生3000元/年。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开展。”李烽华介绍说,在助残方面,目前正与残联共建先锋公益残联社区康复中心,为中风的老人提供康复活动场所。
筹款
线上线下齐发力
打开“德庆在线”网,其中有一栏显示为“在线义拍”。李烽华告诉记者,考虑到在线公益靠网民发起,为充分利用该平台,以及筹集更多的资金帮助有需要的人,一些商家自愿出让商品在网络上拍卖,一元起拍,价高者得,而获得的费用均用作善款。
2013年,德庆县高良镇的李海敏被确诊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性肾炎综合症等多种大疾病,且病情反复,欠下医院近6万元费用,其父亲向社会求助。“我们核实情况后,决定开展在线义拍活动筹集善款。”李烽华说,当时我们共联系了20多个商家,筹集近15000元爱心商品用于义拍,最后筹得13000多元。
“除线上活动外,我们还开展线下活动。”李烽华表示,其印象较深刻的是,2013年回龙镇升平村黎瑞洪一家五口三人患重病,儿子患脑肿瘤、女儿患红斑狼疮、老婆患肾肿瘤,家庭生活困难。“得知此情况后,我们不仅在德庆在线网发帖呼吁网民献爱心,还联系《肇庆都市报道》等媒体宣传报道,反响较大,受到市领导的重视,一共为黎瑞洪筹集了7万多元善款。”李烽华说。
“此外,为帮助3名白血病儿童,在今年11月,我们开展光头行动,目的是让更多市民关爱白血病儿童。”李烽华表示,该活动共筹得4万多元善款。
据队员麦婷婷介绍,像上述的公益活动,基本每个月都在开展,甚至一个月多次。据不完全统计,在线公益服务队共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过百场,受助人数近百人,筹集善款近20万元。
据悉,在线公益服务队特别注重公开透明,每一笔善款都会发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感受
“会坚定不移走下去”
记者了解到,李烽华不仅是在线公益服务队的队长,还是德庆启智示范学校的老师,从事特殊教育。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纷纷参与公益活动,麦婷婷就是其中一个。
李烽华表示,2000年毕业后,他便到德庆启智示范学校当老师,直到现在。“在业余时间做公益,很开心,能认识到很多朋友,且能互相帮助。”
同样的,黄秋妍也感概,“每一次活动都难忘,从策划、筹备、铺开等,像孕育孩子一样,希望他‘成凤成龙’,做到最好。”她表示,队员们总在致力于寻找更多的资源和途径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虽然过程艰辛,但我相信‘在线公益’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受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我会坚定不移地一直走下去。”黄秋妍说。
“参加公益,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张家祺表示,这不仅是他的初衷,更是他践行公益的目标,“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